【世界新视野】科普“最冷门专业”的视频,为何众多网友催更
“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近日,研究学习甲骨文方向的95后女生李莹,因发视频介绍自己的专业意外走红。
视频中,她以风趣的独白向大家科普“全网最冷门专业”,从甲骨文的来源,到甲骨文的释读,再到学甲骨文的用途,没想到引发了网友对甲骨文的关注。不少人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探究汉字生命的轨迹”。今天我们就从这儿聊起。
图源极目新闻
【资料图】
其实,这并非甲骨文第一次走红出圈。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为鼓励甲骨文释读,以最高10万元一字悬赏破译人员。不过直到现在,仅有复旦大学学者蒋玉斌凭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获得最高奖金。这“一字十万金”的“蠢”字也让大众了解到,甲骨文的破译工作绝非一时一日之功。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但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不过1/3。正如蒋玉斌所言:“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大多既复杂,又不成文。”
甲骨文的发现,要追溯到120多年前。
作为“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将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上千年,其价值不可估量。清末,学者王懿荣从中药材“龙骨”上偶然发现了甲骨文,引发了甲骨收藏、研究的热潮。从此,“一片甲骨惊天下”——与当下大众认知中的冷门绝学不同,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甲骨文材料的发掘、整理与著录在国内外学术界中都是当之无愧的热门“显学”。
在“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13年,甲骨文首次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骨文重要的国际地位。但必须承认,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大众关注等方面来看,近年来甲骨学发展的确进入了一段较长的瓶颈期,有逐渐“冷门化”的趋势。
由于师资储备不足、人才培养周期长、研究相对枯燥繁琐、专业对口工作有限等,甲骨学渐渐陷入“用非所学、人才匮乏”的循环。“导师今年就要退休,如果学校一直招不到研究甲骨文的老师,这个专业方向只能暂停。”这句话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甲骨学科面临的困境。
在短视频平台上,看似冷僻枯燥的甲骨文要比在现实中更受欢迎。
在李莹的视频中,网友们能够轻松读懂商王武丁写给妇好的“甲骨文情书”,感受数千年前流淌于文字间的丰沛情感,也能更直观地理解象形字“斗(鬥)”从甲骨文书写到隶变、再到近代简体字改革的漫长过程。有学计算机的网友看完视频,设想能否用AI去破译那些还没有被认出来的甲骨文;还有一些家长留言,表示自己的孩子对甲骨文特别感兴趣。
知识分享与短视频催生的化学反应,让李莹能够以一种更易被人接受的方式传播自己热爱的文字,让屏幕另一面的网友得以领略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新技术、新平台的不断发展,也让人们看到激发“冷”专业背后“热”魅力的更多路径和可能。
在社交平台上,像李莹这样分享“冷门绝学”的博主不少。他们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科普,让高深的专业知识“轻量化”,让前沿的学科热点“大众化”,更让看似远离实际生活的“冷门”变为引发许多人思考和共鸣的“热门”。
不过仍要看到,严肃的学术研究始终与热闹的推广普及不同。数以千计的甲骨文中,并非每个字背后都藏着有趣的故事,研究甲骨文更多的是皓首穷经的严肃与艰辛,日复一日的漫长与枯燥,甚至还有“99%的无用功换来1%突破”的无奈。一个个有料有趣案例之外,相关研究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勤勉与坚守、“文章不写一句空”的严谨与毅力,更要被看到和珍视。
甲骨文研究要走出瓶颈期,需要开拓前路,需要新鲜的材料,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2020年底,“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正式启动,依托强基计划在14所“双一流”高校进行古文字学专业试点招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甲骨文研究领域的故事中,不仅有“一个人、一间屋、一辈子”的默默坚守,还将有“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的人机协同,百年甲骨文研究必定迎来更多新气象、更广新空间。这正是:冷门不冷,一片甲骨惊天下。绝学未绝,生生不息字千秋。(文丨曹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