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支前 共守家园——国防动员系统组织力量持续奋战抗洪抢险救灾一线
“再难,我们也要把水和食品送到抗洪一线,不能让救灾官兵和民兵饿着渴着!”
(资料图)
8月3日凌晨1时,一支车队行驶在河北省涿州市东仙坡镇拒马河岸边的村路上。乌云滚滚,雨势渐大,车轮不时打滑,洪水拍击车体,车上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这是通往抗洪一线最近的路。
时间拨回到8月2日上午。得知在涿州执行抗洪任务的官兵和民兵急需饮用水和即食食品的消息后,河北省石家庄市双拥办和爱国拥军志愿者联合会立刻发出“征集令”,众多拥军企业和拥军志愿者积极响应。下午3时,志愿者们冒着高温酷暑,将十几家企业捐赠的几千箱饮用水和即食食品装车送往涿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群众自发组成拖拉机队运沙。金忠庆摄
洪水来袭,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广大民兵持续奋战在抗洪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水无情,人间有爱,军民双向奔赴,在风雨中、在大堤上,又见人民群众支前的身影,历久弥坚的鱼水深情,筑起坚固的防洪堤坝。
“我们都是自愿加入拖拉机队的,和抗洪官兵、民兵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家!”8月8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万隆乡增产村多口店屯拉林河段抗洪现场,官兵、民兵和村民们操控着数十台农用拖拉机运沙、筑堤。
多口店屯距拉林河不足1公里,多口店屯堤防是拉林河双城段最后一个堤防,也是拉林河入松花江口,受河水和江水双重考验,必须修筑子堤提高防御能力。抗洪官兵来了,民兵来了,周边村庄的村民也来了,他们有力气的出力气、有技术的出技术,军民齐心协力把2000米长的子堤夯实得固若金汤。
在洪水的冲击下,北京市房山区四渡桥桥面部分坍塌。8月3日晚,陆军某部在坍塌的四渡桥上搭建了一座钢架桥,供救灾车辆通行,并交由张坊镇民兵值守。当地村民自发加入守桥队伍,与民兵并肩战斗:“我们就是不睡觉,也要把这个桥守好,确保救灾车辆通行无阻。”
8月13日,在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友好村村民孙同林刚把抗洪官兵急需的铁丝送到大堤,就接到区民兵应急连的电话:大堤出现大量渗水,急需水泵抽水排除险情……孙同林问清地点,20分钟后就把水泵、水管送到抢险现场,并协助民兵安装调试。汛情发生后,对台头镇的乡间小道、田间小路了如指掌的孙同林,驾驶着自家小货车主动加入运送救灾物资的队伍。孙同林每天运送物资几十趟,饿了啃几口馒头,油钱都是自己出。在台头镇,像这样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小车有十几辆,被抗洪官兵亲切地称为“台头快递”。
河北省石家庄市拥军志愿者搬运物资,准备送往抗洪一线。本报记者 刘松峰摄
抗洪支前,有“快递小哥”,也有“外卖小哥”。
“这包子可真香!”8月11日,吉林省榆树市民兵应急连110名民兵在八号镇西胜村清理淤泥和垃圾。中午时分,恩育乡新胜村村民胡晓红一家驱车10多公里,为民兵们送来香喷喷的包子。胡晓红说,民兵救灾十分辛苦,有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洪水退去后,一家人把家里的肉和蔬菜都拿出来,连夜包了500个包子,蒸好后放进特意购置的保温箱送到任务地点。
在涿州市,一东一西两家饭店的店主潘东子和王文彬并不相识,却在灾情发生后做了同一件事:通知厨师和员工上班,将库存的大米和蔬菜加工成热食,用保温桶运送到救援一线,让救援官兵、民兵吃上热乎饭。一天晚上,潘东子接到人武部求助电话:市民兵训练基地被洪水围困,100名正在茨村大堤巡堤的民兵饮食无法保障。潘东子二话不说,立刻组织人员开锅做饭。分装好后,他冒雨绕道高速把盒饭送到大堤上。将近晚上9时,巡堤民兵终于吃上了晚饭。
群众的关爱与支持,温暖了抗洪官兵和民兵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北京市门头沟区民兵应急二连在完成清淤除障任务后,又兵分三路,赶赴潭柘寺镇、龙泉镇和妙峰山镇,帮助当地村民开展灾后重建工作。队员们连续多日奋战,当地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村民们尽己所能,为队员们准备饮用水和西瓜解暑。一位民兵在帮村民清理院内淤泥时不慎磕破了头,村民连忙拿出碘酒为他消毒,并一再叮嘱他别忘了到医院打破伤风针。“他们来到家里帮忙,感觉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这位村民对记者说。
人民有支援,我们有力量。洪涝灾害发生后,军民携手迎战洪水,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画面随处可见。我们的根脉深植人民,我们的力量源于人民,人民是我们永远的大后方!
(综合本报记者王京育、张东盼、吴安宁,特约记者张雪璨,通讯员张德远、许韶玉、熊华明、赵俭、马长再、邵彦娇、王若楠等来稿)
来源: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