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布新一轮“领头羊”计划!力争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5家
上市企业是地方经济活力的源泉,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羊”。7月11日晚间,广州发布的《广州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助力产业领跑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5家,新增首发及再融资募集资金1200亿元等具体目标。
《行动计划》围绕“产业”做文章,提出了更高更优更广的目标,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助力产业领跑的关键一招。分析认为,新版《行动计划》更加注重“产业链+资本链”互促互补,通过建立和完善立体化、综合化、多层次的全链条资本市场平台生态体系,促使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构建区域产业链优势有机结合。
(资料图片)
提高上市企业培育目标
企业上市,可以借力资本市场的融资供给加速成长。对于地方经济而言,上市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可以实现产业调整、区域发展和新经济增长等多重目标。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启动以来,各地的文件中频现“抢抓机遇”“紧迫感”等词汇。
推动企业上市、培育更多的上市企业,早已成为各地暗自较劲的一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城市制定了培育发展上市企业的政策,比拼政策力度,比拼服务力度。
从名字看,无论是“凤凰计划”“鲲鹏计划”“龙腾行动”,还是“参天计划”“迎客松计划”“尖峰行动”“映山红行动”,全国各地的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名称暗含了各地对于上市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期待。
3年前,广州首次把“领头羊”作为上市工作的品牌,提出3年推动60家企业上市的目标。行动计划以“领头羊”冠名,不仅是因为要推动羊城的本土企业上市,更因为上市的企业具有引领作用,是地方产业的排头兵。
过去3年,广州以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64家的成绩,超额完成阶段上市任务目标。
“《行动计划》为广州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会长任志宏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发展机遇下,进一步总结经验,丰富完善出台新一轮行动计划,对于广州资本市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非常必要。
新一轮计划有何特点?通读《行动计划》,可以发现广州培育上市公司的目标数量更多、质量更优、覆盖范围更广。
在数量上,广州在过去3年上市企业数量、融资规模突飞猛进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力争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5家,新增首发及再融资募集资金1200亿元。与此同时,《行动计划》将目光注视到上市“预备队”上,细致提出“每年审核期、辅导期拟上市企业数量动态保持在70家左右,拟上市后备企业动态保持在300家左右”的目标。
在质量上,相比3年前的计划,广州如今对上市企业质量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提出“全市新增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的具体指标。
在覆盖范围上,广州提出了上市公司布局更均衡协调的要求,争取在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等五大新兴优势产业领域新增上市企业超40家,同时各区的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均有上市企业代表,上市企业超20家的区达到6个以上。
“与上一轮计划的指标对比,《行动计划》更加稳健,更加注重在量的增长前提下保证质的提升。”任志宏表示,《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广州补链强链、抓转型升级的产业突破点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赋能制造业当家这一核心主线,寻求实现资本市场和产业生态发育发展耦合并进。
借力资本市场助力产业领跑
横向对比各地的计划、行动,广州新一轮的《行动计划》中,“产业”是高频词。在这份7124字的文件里,“产业”被提及47次,“科技”被提及20次。与3年前相比,“助力产业领跑”的字眼新增到《行动计划》的文件名称中。
任志宏认为,《行动计划》更加注重“产业链+资本链”互促互补思维,建立和完善立体化、综合化、多层次的全链条资本市场平台生态体系,让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构建区域产业链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行动计划》体现了广州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地方产业的清晰思路。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契合科技创新企业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厚实的制造业“家底”为广州诞生更多上市企业提供更多“种子”。数据显示,广州是2022年独角兽数量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一年净增12家独角兽企业。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举例:“广州独角兽数量相当于以色列或法国一个国家的独角兽数量,而粤港澳大湾区的独角兽数量相当于印度一个国家的独角兽数量。”
学者也认为《行动计划》体现了广州以“产业链+资本链”培育上市企业的思路。数据显示,广州全市21条重点产业链,涉及行业小类超千个,市场主体超120万个;目前总体规模超7万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近八成。
群星璀璨的产业链让当中的企业能跑出成长加速度。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其涉及整车生产、动力电池、充电设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等,作为中国汽车产量第一城,广州已“坐拥”估值超1000亿元的超级独角兽广汽埃安、估值达450亿元的智能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
让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
如何产融结合推动企业上市走出广州样本?《行动计划》里有着带有广州风格的思路和招数。
在培育上市企业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构建区域产业链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维度加快孵化和培育。
在上市后备企业库入库方面,提出沿广州“十四五”期间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动态摸排筛选。
在上市培育体系方面,提出挖掘出一批潜在“硬科技”企业,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帮助企业清除上市障碍上,提出广泛发动各产业园区对重点培育企业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决。
《行动计划》提出,为上市项目孵化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撑。加强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与拟上市后备企业库内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对接。
“全链条的金融支撑”如何让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
在金融支撑上,广州已搭建起产业与资本融合的大平台。活跃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量母基金和基金群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省、市、区,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基金丛林。
以粤芯半导体为例,其多轮融资的股东名单中,闪现了广州产投集团、粤财基金、越秀产业基金、广发证券等本土基金的身影。
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并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的融通,这从新晋独角兽云舟生物的例子可见一斑。在云舟生物的成长过程中,广州产投扮演了“股东+房东+管家”的角色。通过以“入股母公司+厂房代建后转让”的创新合作模式,云舟生物得以定制开发了GMP(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特色厂房,解决了土地和生产基地建设的问题,从而推动项目快速投产,而广州产投的人才推荐、政策落地、财税咨询、员工住房沟通等多方位的服务也让云舟生物放开手脚。
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广州的企业将拥有更加完善上市培育体系。“本轮计划正是从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维度加快孵化和培育,提高广州企业发展能力和运营水平,为上市项目孵化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撑,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任志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