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镇:“孵”出肉鸡全产业链 写活“畜头肉尾”大文章
十年前,安徽省固镇县锚定肉鸡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目标,按下“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启动键。
十年间,固镇县不断挖掘产业全链条增值潜力,通过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养殖经营模式、建设标准化商品鸡场、延长肉鸡产业链等一系列举措,写活肉鸡产业“畜头肉尾”大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下,全县肉鸡养殖规模达8000万羽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近41.3亿元,同比增长33.57%,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被评为安徽省“一县一业(特)”肉鸡全产业链示范县,肉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政策持续发力 挖掘肉鸡产业潜力
2013年,固镇县开始实施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肉鸡养殖户们的“春天”来了。
这一年,在大成食品上班的周功强看到了肉鸡产业发展的前景,辞职创立了立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初建厂的时候,政府帮助合作社在农商银行融资700万元,相当于在起跑的时候推了我们一把。”说起十年前的创业经历,周功强至今仍历历在目。
《固镇县亿只肉鸡养殖产业化项目实施方案》从购机补贴、贷款贴息、基础设施补助、养殖补贴、保险基金、融资支持、土地流转、养殖用电八个方面给予肉鸡养殖者政策扶持。
在政策扶持下,立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的40套料机享受35%农机购机补贴,建设的堆粪场享受60%的建设资金补贴……经过十年发展,立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白羽肉鸡150万羽,年产值3700余万元。
“授人鱼,还要授人以渔。”固镇县实行标准化商品鸡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选址、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五统一”模式,建设28个年出栏120万只以上标准化商品鸡场,全面推广立体笼养技术。
在固镇县阳光禽业专业合作社鸡舍内,两层鸡笼上下叠放,每层鸡笼下方都安装了传输皮带,落在皮带上的鸡粪会定时进行回收装车,做到鸡、粪分离。
“较之前的地面平养,立体式笼养的养殖模式可提高近三分之一的养殖量。”固镇县阳光禽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静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20个鸡舍全部从地面平养改成立体式笼养,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养殖量,还可以通过传输皮带自动清粪,改善鸡舍环境,提高肉鸡存活率,并通过节省养殖成本,每只鸡平均可提高1.5元的利润。
写活“畜头肉尾”文章 “孵”出肉鸡全产业链
每年有2000多万羽肉鸡从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孵化出壳,在经历40多天的养殖周期后,它们会被深精加工成260种不同类型的生鲜品、226种不同类型的熟食品。
蚌埠大成有限公司是大成集团在固镇县投资的大型农业产业化“肉鸡一条龙”项目,该项目在固镇构建起集育种研发、雏鸡孵化、契约养殖、饲料研发、饲料加工、电宰加工、食品开发、食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全食品产业链。2022年,大成食品实现总营收25亿元,纳税2300万元。
“公司拥有自己的肉鸡屠宰场、饲料厂、孵化场和食品加工厂。”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经理付云霞告诉记者,就拿一只鸡腿来说,以往的大分割产品已毫无竞争力,在大成食品屠宰场,鸡腿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被精加工为长、宽、厚各不相同的规格产品,食品加工厂对其进行深加工后再售向市场。“产业链越长,价值链也就越高。”
2022年,大成集团在固镇县投资建设大成食品二期项目,总投资额达十几亿元。建设年加工6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年产5.5万套种鸡场、日屠宰27万只肉鸡及1.8万吨肉类加工项目的肉鸡屠宰场、年加工熟食4.6万吨的食品加工厂。
“二期项目建成后,公司还将在深加工的基础上进行预制菜和中央厨房的探索,售向国内大型商超、学校、快餐店等,肉鸡产业链将再次延长。以鲜食厂为龙头,构建集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智能生产为一体的‘鲜食’产业集群。”付云霞说。
目前,大成食品二期项目种鸡场已正式投产,饲料加工厂正在进行试生产,熟食加工和肉鸡屠宰厂将于9月陆续正式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不低于80亿元。
从延长肉鸡产业链到打通生态循环农业,固镇在鸡粪处理上找到了突破口。
站在固镇县阳光禽业专业合作社的鸡粪发酵车间,热浪扑面而来,正在腐熟的鸡粪有机肥温度达到70多摄氏度。从前被养殖户直接“扔掉”的鸡粪,在这里成了致富的“金疙瘩”。
“经过45天到60天的高温发酵,可以有效杀灭鸡粪中的病原微生物、虫卵等,同时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田静告诉记者,合作社年出栏白羽肉鸡500万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鸡粪经过深加工,又形成一笔额外收入。
添加农作物秸秆和优质活性菌的鸡粪,经过发酵、翻抛、陈化等流程可直接在土地上施用。“怀远石榴、长丰草莓、五河百亩葡萄园……用的都是我们的鸡粪有机肥。”田静自豪地说,目前合作社可年产1万吨标准鸡粪有机肥,年产值520万元。
(来源:蚌埠日报 作者:尤靖文 凌义乐 责任编辑:谢祖武 黄楠 编辑:周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