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长大了要做什么?或许我们缺少这样的思考…
曾有一份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孩子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网红、主播。
事实上,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会有这类现象和代表人物出现,和孩子成长的青春期一样,家长即使难以接受,却也无法让孩子放弃这样的职业想法。
(资料图)
因此,家长在回应这个问题时,除了放在更广阔的亲子沟通中去看待,是不是更应该反思?
其实,孩子产生这样的职业选择倾向其实是职业启蒙教育的缺失,是在未接受过相关职业启蒙教育后依据自己对“理想生活”和“理想世界”产生的懵懂想法罢了。
年幼的我们可能随口会说,我将来想做教师、科学家、警察,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去了解过这些职业,仅仅只是说说而已。我们的父母也很少会告诉我们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
身为家长,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家”和“网红”没有谁对谁错,从职业来说,只是两个不同选择。
但不管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应该帮助孩子定义好,要成为这样的人应该付出什么,要做好计划,怎样才能成为你想象中优秀的人。
当孩子从小就确定了努力的方向,对自己的发展更有目标、更有意义感,不容易陷入目标迷茫、自我否定和人生价值感的缺失。
所以,孩子的职业启蒙非常重要。
英国的一份报告显示,6-15岁,是孩子职业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期。
因为这个时间段内,孩子领悟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是处于巅峰,因此向孩子输入更多的职业启蒙教育,有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职业观。
并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孩子会学习基础学科知识,然后像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加入职业规划的引导将势必对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增加砝码。
怎么给孩子做职业启蒙呢?别忘了父母本身就是一座富矿!下面这些方式都是非常简单又直观的职业启蒙方式:
1.职业对话。
告诉孩子你的职业,工作特点是什么,怎么解决问题,是需要长期外出办公还是办公室职员……通过和孩子聊天,让孩子对家人的职业有所认识,也让孩子知道职业的背后是巨大的辛劳和付出,这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
2.角色扮演游戏。
在英国,每个社区都设有青少年实习培训中心,政府机构、公司专门为青少年提供了实习岗位,还有一系列儿童职业体验场所。
比如医生的角色扮演。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些医药玩具及用品,请孩子穿上制服扮演医生,演绎为病人治病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让孩子在游戏时主动与其他人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让孩子从“被服务”的习惯中转换,并体验如何帮助解决他人的需求。
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儿童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得到生动的启蒙教育。
3. 随见随讲。
孩子每天会遇到不同职业的人,我们就可以随时给孩子讲:这种职业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价值、在什么环境里工作、成就感和付出程度各是什么……
4. 带孩子体验。
定期或不定期带孩子去真实的办公场所,陪伴大人工作一天,让他亲眼见识工作场景、同事合作、工作工具等。
在这一天,孩子们不仅能够近距离观察父母的工作环境、了解不同的工作角色和职责;还能够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帮助孩子们培养同理心,了解到真实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理解劳动到底包含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还可以承担一些能力所及的小任务。
5.借助书本、影像、传记,拓宽孩子的职业认知和思考。
从绘本到百科,从传记到纪录片,让孩子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各种职业的细节。
6.学写简历。
现在很多幼儿园、小学等都有这样的实际操作了,但多半是父母代劳。如果孩子步入小学,完全可以让他自己试着写一份简历。写简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总结和反思的过程。
孩子的简历其实非常简单,从介绍自己开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我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可观全面,关于孩子们的职业教育问题(孩子们长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或许也缺少思考。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从来不是割裂或对立的两个部分,而是一种相辅相成、融通促进的教育形式。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结合国外先进职教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孩子们的切身发展情况,将普通教育的课本学科知识与直观、简单、有效的职业启蒙体验相结合,完成“跨学科”式职业启蒙学习以及课外的沉浸式职业体验。
get√同款课程
往期推荐
24年春季美国TOP30有哪些硕士项目推荐?
就业NO.1!美国人工智能申请难度三大梯队